发布时间:2025-09-26 浏览: 次
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4组佩剑个人赛中,一位来自江苏的年轻选手引起了全场关注,年仅13岁的姜鑫瑞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,连克强敌,最终摘得银牌,这位戴着护面时身形矫健、摘下护面后眼神坚定的少年,用他的表现向所有人展示了新生代击剑运动员的风采。
“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成长,击剑让我变得更加自信。”姜鑫瑞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,他的话语中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思考,“站在剑道上,你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,这教会了我独立面对挑战,冷静分析局势,并迅速做出决策。”
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四年前,当时9岁的他在学校课后活动中第一次接触到这项运动,立即被它优雅与力量结合的特质所吸引。“我第一次拿起剑就爱上了这种感觉,它不像其他运动只是纯粹的力量或速度比拼,更需要策略和思考。”
他的启蒙教练李教练回忆道:“鑫瑞刚来的时候并不是最有天赋的孩子,但他有着罕见的专注力和好胜心,每次训练结束后,他都会自己加练半小时,反复琢磨技术动作,这种自律在如此年轻的孩子身上很难得。”
姜瑞鑫的首次全国性比赛是在两年前的U12组别,当时他止步十六强,下场后甚至忍不住掉泪,这次经历没有击垮他,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。
“记得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时,我的手一直在抖,脑子里一片空白,结果输得很惨。”姜鑫瑞坦言,“但现在我学会了把压力转化为动力,每次上场前,我都会做几次深呼吸,告诉自己专注于技术动作,而不是比赛结果。”
今年的比赛中,姜鑫瑞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,他的进攻更加果断,防守更加稳健,特别是在半决赛中,面对去年冠军选手,他在9-10落后的关键时刻连得三分逆转取胜,展现出过硬的心理素质。
击剑是一项个人运动,选手独自上场,所有决定和后果都需要自己承担,这种特性塑造了姜鑫瑞独立自主的性格。
“在剑道上,没有人能帮你做决定,你必须自己判断对手的意图,选择进攻还是防守,这就需要极强的独立思考能力。”姜鑫瑞解释道,“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比赛中,也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学习,我现在更善于自己解决问题,而不是依赖他人。”
他的母亲告诉记者,练习击剑后,姜鑫瑞的变化很大:“他变得更加自律,每天都会自己规划好训练、学习和休息的时间,遇到困难时,他首先想的是如何自己解决,而不是求助他人,这种独立性的培养对他未来的成长非常宝贵。”
击剑运动不仅要求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,更需要心理上的成熟,姜鑫瑞在这方面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进步。
他的现任教练王指导评价道:“姜鑫瑞最大的优势不是他的技术,而是他的比赛智慧,他善于观察对手,快速找到对方的弱点并加以利用,同时他能够保持情绪稳定,不会因为一剑得失而影响整体发挥,这种能力很多成年选手都不具备。”
在本次锦标赛中,姜鑫瑞多次在落后情况下实现逆转,充分证明了他的心理抗压能力,对此他表示:“击剑教会我永远不要提前放弃,只要比赛没有结束,就还有机会,每一剑都是新的开始,过去的得失不应该影响现在的判断。”
作为一名初二学生,姜鑫瑞需要在紧张的训练之余兼顾学业,这需要精确的时间管理和高度的自律。
“确实有时候会觉得累,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,所以我必须承担责任。”姜鑫瑞说,“上学期间,我每天训练两小时,周末加倍,在保证训练的同时,我也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学习任务,其实击剑培养的专注力对我的学习也有帮助,现在我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。”
他的班主任老师表示,尽管训练占用大量时间,但姜鑫瑞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。“他有着极强的效率意识,懂得如何合理分配时间,这种能力将会让他受益终身。”
谈到未来,姜鑫瑞的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。“我的短期目标是入选国家青少年集训队,长远来看,希望有一天能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赛。”
击剑运动在中国正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,越来越多年轻人被这项“格斗中的芭蕾”所吸引,姜鑫瑞这样的新生代选手正在用自己的表现推动这项运动的发展。
“我想对同样练习击剑的孩子们说,相信自己,坚持到底,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,每一次失败都是成长的阶梯,站在剑道上,你就是自己的主角。”
击剑运动的精神内涵在这位少年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——优雅与力量并存,智慧与勇气共舞,姜鑫瑞用他的经历证明,体育不仅是竞技比拼,更是人格塑造的过程,在这条银光闪闪的剑道上,一位少年正以坚定的步伐,向着自己的梦想稳步前进。
搜索